欧博abg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师范生培养

阅读: 24 发表于 2024-10-30 23:34

 

  强国必先强教,欧博abg强教必先强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工作中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高素质师范生培养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把教育家精神的弘扬践行贯穿在师范生培养的各个环节,筑牢教育家精神践行主阵地,助力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坚定师范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引导师范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培育涵养他们胸怀“国之大者”,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到学习研究和教书育人之中。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陶冶师范生“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就是要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刻认识到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成为学生为学、为人、为事的“大先生”,欧博官网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师范教育要将“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教师职业道德贯穿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涵养师范生高尚的师德师风。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是教育本质的人格化表征。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有规律可循。教育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竭尽所能为每个学生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条件,这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涵养师范生“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要求师范教育面向新时代,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精选课程内容,夯实师范生坚实的学科基础,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提升他们的教书育人能力,培养他们循循善诱启迪学生的智慧,使他们能够润泽学生的心田,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成长与人生出彩的道路。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体现了教师的成长规律。教师要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自觉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他人学习,及时充实和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能力。同时,教师也是教育研究者,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须秉持科学探索、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尝试,敢于开拓。养成师范生“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要求师范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面对的是鲜活的、具有个性的个体,因此更需要爱。“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教师应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具备像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献身精神,具备鲁迅先生笔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敬业美德。新时代师范教育须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精神根植师范生培养全过程,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潜心教学活动,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胸怀天下、以文化人”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同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人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中国共产党展现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决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根本使命。树立师范生“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要求师范教育既要以“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作为师范生培养的基本任务,也要遵循文化建设发展的规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承下去,还要把课堂教学同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人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引领与促进师范生树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增进人类福祉的能力,成长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栋梁之材。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3日 15版)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