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博境外记者看人大会开幕:中国有能力、有信心、更开放

阅读: 40 发表于 2024-12-06 09:10

 

境外记者看人大会开幕:中国有能力、有信心、更开放

中国新闻新华社 2016年03月05日 23:21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杨钊多年“跑两会”,欧博是一名“大陆通”。5日一大早,他就和摄像记者来到人民大会堂东门“卡位”,等待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并希望能早些拿到现场发放的会议文件。

  今年报名采访两会的境外记者有1000多名,许多人与杨钊一样,“长枪短炮”地提前守在大会堂“布阵”。长时间等待没有白费,他们从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发现,中国有能力、有信心、有办法实现经济增长、保障民生、对外政策、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等方方面面的目标。

  去产能调结构 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杨钊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大陆政府的务实态度。“我想可以用‘审慎乐观’来形容这份报告。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报告提出了非常实际、详尽的政策措施。”他还注意到,今年的报告不像往年提出固定的GDP数字目标,“显得比较有弹性”。

  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驻京记者马克最关心“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他认为,中国2020年实现GDP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不成问题。“相比经济增速,我更关注中国如何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摆脱对传统、落后产业的依赖,这关乎更长远的发展”。

  “中国有稳定的领导集体、负责任的政府,能够制定五年、十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规划。政府还下很大工夫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马克说,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值得很多国家学习。

  艾丽西亚专程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来报道中国两会。她说:“听完政府工作报告,我对中国经济很有信心,欧博娱乐相信中国一定能克服困难。”

  瑞士《新苏黎世报》驻华首席记者米乐是第二次报道两会,他的关注点是中国政府去产能的措施。

  “中国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是很严峻的问题。”米乐说,中国要在未来五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要面对产能过剩的挑战,“我期待中国政府能在接下来五年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马拉维《每日时报》记者金斯利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了去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全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00多万。他说,这都说明中国正在着力解决问题,前景是光明的。

  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艾丽西亚说,中国的发展让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受益颇多。“目前不少中国公司在我国开展建筑、贸易等项目,对促进经济发展很有意义,希望更多中国企业来投资,也希望更多中国人来旅游”。

  金斯利说,中国一直是非洲的好朋友,去年中国宣布提供600亿美元资金支持中非合作,“让我们非常振奋,期待更多的中非合作项目”。金斯利还一直关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认为马拉维以及很多非洲国家要学习中国经验,引进更多项目、资金,与世界更多互动。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还很严峻,但金斯利相信未来中国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想看看中国政府采取什么措施增加就业。中国消除贫困、用科技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就业的经验,对于非洲也是很好的借鉴。”金斯利说。

  《印度快报》记者泰克昌德·索纳瓦尼很关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环境问题。他说,印度和中国一样都面临污染问题。“我相信,有政府的努力,中国的环境会越来越好,而印度也可以借鉴中国的治理经验”。

  港澳台政策受瞩目

  作为台湾记者,杨钊最关心的还是关于两岸政策的表述。“看得出来,大陆在对台工作上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仍然强调‘两岸一家亲’,继续提出携手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这对台湾民众来说,感觉比较放心。”

  对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涉台内容,杨钊评价说,非常多元、非常“接地气”,“反映出重在加强台湾基层民众的获得感”。

  香港《大公报》记者李理在2日举行的政协新闻发布会上的提问,是有关香港如何参与国家“十三五”建设。研究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他认为表述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为香港描绘出了清晰蓝图”。

  李理说,草案明确提出要发挥香港在专业服务、争议解决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可以看出在制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香港各界的建议和意见,很好反映了港人意愿”。

  中国以更开放的对外政策拥抱世界

  在中国生活了9年的美国盖蒂图片社签约摄影师艾蒂安认为,中国的开放程度在逐年提高,外国受众对两会的关注度也逐年提高。

  “从摄影师的角度来看,每年两会是观察中国的窗口,两会图片非常受欢迎,受众很广泛。从大会堂到代表委员再到工作报告,几乎每个细节都让人兴趣浓厚。”艾蒂安说。

  米乐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报道中国,他希望至少能在中国常驻4到5年。

  米乐说,对于西方记者来说,中国文化非常有特色,地域差异很大。“上个月我到云南一个小村子采访,我对那里的文化和自然风光感到特别新鲜。但想了解更多,掌握中国语言很重要。我报名了中文课,下个月就要开课了”。

  (采写记者:刘伟、屈婷、赵博、李志晖、王健、石昊、缪晓娟)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