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高等教育十大关欧博allbet键词

阅读: 77 发表于 2024-05-13 12:24

 

    评选“中国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欧博allbet是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的传统,也是广大读者关心的一件大事。广西师范大学校长贺祖斌团队连续16年致力于“高等教育大事件年度盘点”相关研究,和周刊合作也有5年。本期,我们特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与贺祖斌教授一道,对“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进行深度分析和点评。

1、高等教育站在新起点

事件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4%,在学总人数达到4183万人,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建党百年,中国高等教育砥砺奋进

贺祖斌:一百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弱到强的曲折发展过程,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转折,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后迈入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阶段。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站在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正开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赓续百年初心,勇担历史使命

别敦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不可复刻的辉煌成就,中国高等教育正是在这百年辉煌史中发展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股中坚力量,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出救亡图存历史演进第一步;到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不懈探索高等教育新体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启现代高等教育新篇章;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历史性突破。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更需赓续百年初心,勇担历史使命。

2、支撑人才强国战略

事件回顾: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于2021年9月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贺祖斌:“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建成“人才强国”确立为2035年远景目标。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很好地诠释了新时代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也更加坚定了以深化改革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务实做法。

以教育优势释放人才红利

别敦荣:我国一直是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百年变局风云变幻、信息技术与产业方兴未艾、新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世界多中心创新格局逐步形成,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科技战、人才战。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切实发挥高等教育育人优势,将我国建成世界人才高地。

3、教育新基建

事件回顾: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并提出: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贺祖斌: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推动高等教育新基建,为优化高等教育生态物理空间、升级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促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创新,欧博百家乐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意蕴。各高校在探索建设过程中,应融合新元素创新管理制度,切实发挥新基础设施“数字底座”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

激发信息时代教育变革内生动力

别敦荣:教育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方面。教育新基建既是国家战略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又是高等教育适应高新科技发展需要的战略举措。高校应当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智慧教育发展的路径,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全面推动教育教学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积极应对“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信息基础,激发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

4、“双一流”成效评价

事件回顾:2020年12月3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变化作为评价指标。这是在总结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基础上制定的办法,对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一流”建设凸显评价要素

贺祖斌: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成效评价由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和学科建设评价两部分组成。大学整体建设评价,分别按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方面相对独立组织,综合呈现结果;学科建设评价,主要考察建设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综合成效。这也体现了“双一流”建设中的建设要素。

成效评价的适应对象不应泛化

别敦荣:“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但需明确的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作为一种教育评价方式,其评价要素和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需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更需注意的是,成效评价的适应对象不应泛化。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科教融合育人。

5、学科交叉

事件回顾:2020年12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规范交叉学科管理,完善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

学科交叉“何谓”“何为”

贺祖斌:学科是对知识的理性分类,学科发展与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无法割裂,以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对现实世界是理性和科学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学科交叉融合富有新时代意蕴,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作为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主阵地,要突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组织机构变革,构建多元学科学术团队,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教育实践,通过筑牢跨学科发展根基契合社会需求,营造学科交叉融合良好生态。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别敦荣:在国与国之间核心技术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我国在关键领域仍然受到“卡脖子”问题的掣肘。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科技创新。“交叉学科”门类以及“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两个一级学科的设置,是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手棋,是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的重要体现,对培养符合科技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目标发挥着关键作用。

6、审核评估

事件回顾: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新一轮审核评估面向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目标,围绕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进行优化改进,立德树人导向更加鲜明,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积极探索评估分类,改进优化评估流程,注重减负增效,强化评估结果使用。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现实关切

贺祖斌:从“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反映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加强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审核,真正让立德树人落地生根。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高校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治理机制。同时,新一轮审核评估也将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体系,保障“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实现高等教育本位回归

别敦荣:多样化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特征,高等教育评价方式应当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新一轮审核评估,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提供“两类四种”方案,实施科学分类,为属性异质高校减负,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本位回归,让各层次、各类型高校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各安其位,纵深推动社会经济稳固发展。

7、学位点增列

事件回顾:202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等文件。

高校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

贺祖斌: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宏观战略背景下,学位点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成效,学科建设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最新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点反映了我国高校在推进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也扩大了在人文社科、工科、医学等领域的学科建设规模,满足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现实需求,深入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从规模增长与体制完善阶段,进入质量提升与内涵式发展阶段。

重视学科内涵建设

别敦荣:2021年,高等教育领域深入推进“四新”建设,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新增列学位点正是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外部条件支撑,又需强化内生动力。只有在学科建设的内涵上下功夫,构建高质量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才能实现学科育人、学科强校、教育强国。

8、高校助力乡村振兴

事件回顾:2021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要求。

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

贺祖斌:当前,要想发挥高等教育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可以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从乡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乡村文化教育、人才培养、基层组织保障等多方面开展乡村振兴服务,促进乡村振兴质量提升。同时,应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站在“新起点”上,高等学校必须担起这个光荣而艰巨的重任。

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别敦荣: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扶贫必先扶智,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打造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有效联结,形成高校与“三农”高度耦合的融通体系,深化教育脱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9、高校职称改革

事件回顾:2020年12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意见》破除束缚高校教师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采取分类分层、科学评价,充分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制度优化推进高校师资建设

贺祖斌:在高校职称制度改革中,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三方面:一是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关,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克服“五唯”等倾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二是建立职称创新评价机制。分类分层评价,结合学校特点和办学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分层评价标准。三是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同时,还要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

破“五唯”走深走实

别敦荣: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鼓励高校探索科学、合理、多元的评价机制,能从制度机制层面有效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改革的目的在于破除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建立能够实现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新制度。

10、规范办学

事件回顾: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

严控高校异地办学

贺祖斌:异地办学源自高校发展的需要,即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接受地方政府的支持,得到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的有力支撑,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衔接。然而同时,异地办学机构也存在权属模糊、与母体差异甚大、经费来源争议大等问题。教育部出台相关规定,严控高校异地办学,是必要的、适时的。

均衡高等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别敦荣:高校异地办学总体上呈现中西部重点高校“东建”“南下”趋势,造成西部教育资源、人才流失严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地未来的发展潜力。严控异地办学是实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的措施之一,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全面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力支撑中西部经济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人才振兴。同时,给予西部地区更多政策利好,推动高等教育整体生态布局合理、优化。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03日第3版 

热点推荐

最新发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