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32 发表于 2024-10-14 09:24
编者按:
陶行知先生是誉满天下的教育家,欧博abg也是南京欧美同学会的创始人。值此陶行知先生自宝山吴淞口码头负笈海外求学110周年之际,同时作为2024年上海统战文化周的重点项目及“海上留声”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主办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与欧美同学会”研讨会在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隆重举行。与会专家深入剖析了行知精神的内在意蕴、当代价值,并就新时代海归如何传承和践行这一精神展开探讨,共同追寻行知精神,传承行知思想,赓续留学报国传统,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与理解。
与会嘉宾在行知育才学校旧址前合影
7月20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与欧美同学会”研讨会在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隆重举行。研讨会由市欧美同学会主办,市欧美同学会哥伦比亚大学校友会、宝山区教育局、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上海行知教育促进会、市欧美同学会宝山分会、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共同协办。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开发计划署副署长、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徐浩良,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市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李霞分别致辞。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桂永浩、张海晓等出席。会议由市欧美同学会专职副会长邹芳主持。
110年前,怀揣着满腔的报国热情,陶行知先生从宝山吴淞口码头启程,踏上负笈海外的征程。回国后,他于1919年创办了南京欧美同学会,并担任首任会长。他积极投身于新教育改革、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及幼稚园教育等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于1939年7月20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支持下,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开学,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为党培养了一批后备力量,为教育现代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老一辈留学人员的杰出代表。作为今年上海统战文化周的重点项目及“海上留声”系列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籍此纪念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好地追寻与传承留学报国精神,并以教育之力推动中外民间交往。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开发计划署副署长、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徐浩良在线上致辞中表示,陶行知先生在求学哥伦比亚大学期间深受杜威、孟禄等教授影响,学成归国后投身中国教育事业,将西方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和做合一”理论体系,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徐浩良说,“110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行知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价值,意义深远。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国门求学,希望行知精神能继续鼓舞新一代留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扩大视野,融汇东西,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表达了他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也是我们当今应对多种挑战所应持有的行为准则。”
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市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李霞在致辞中强调了百余年来欧美同学会始终坚守留学报国初心和底色,并对进一步弘扬留学报国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以行知精神为核心,诠释并践行留学报国精神,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矢志奋斗,建功立业。二是以行知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创新创业,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海归力量。三是以行知精神为桥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海归学长的应有贡献。
市欧美同学会顾问、上海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主任及《陶行知学刊》编委会主任陆建非在主旨演讲中探讨了陶行知先生与当今海归群体在精神内核和时代使命上的深层次联系,那便是“爱国是唯一的本色,报国是崇高的使命,究其原因,只因我们都是从中国大地出发的,永远跳动着一颗炙热通透的中国心!”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研究员、教育政策与社会分析系客座教授程贺南表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国教育有着超过一个世纪的深厚渊源。二十世纪初,陶行知、郭秉文、蒋梦麟、张伯苓、陈鹤琴等在哥大教育学院求学,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著名教育家,谱写了中美教育交流的佳话,并为中国现代教育的改进和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行知精神践行留学报国的新华章?”宝山区教育局局长、教育学博士、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张治,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副馆长、陶行知曾孙陶侃,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何文秋,围绕行知精神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圆桌论坛。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及其为国家、民族作出的杰出贡献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详细梳理历史脉络、研究现代案例以及运用国际比较等视角,为留学归国人员弘扬报国精神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见解与策略。
本次研讨会也得到了留学生代表们的积极参与。毕业于纽约大学的汪星宇、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王翘楚、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邵之寰、伦敦大学学院博士生刘漫兮作为留学生代表,在线上进行了发言。他们共同表达了对行知精神的传承与坚守,强调“知行合一”的实践理念,表示将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和文化交流,为国家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与欧美同学会”研讨会的隆重召开,既是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温与致敬,也是一场集结智慧、启迪未来的重要交流。此次研讨会深入剖析了行知精神的内在意蕴、当代价值,以及新时代海归如何传承和践行这一精神。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陶行知?
陆 生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哥伦比亚大学校友会会长
1914年夏季,陶行知从宝山吴淞口码头出发,踏上了负笈海外的旅程。
1939年7月20日,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举行开学典礼。
2024年7月20日,欧博官网在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重庆育才学校迁建上海的旧址,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主办“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与欧美同学会”研讨会。来自市欧美同学会、教育系统、海外等各界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下,传承行知精神,践行留学报国的新华章。
留学报国 世纪之光
从踏上“中国号”邮轮赴美求学的那一天开始,陶行知便立志以教育之力,帮助中国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国家,并为之奋斗终身。担任南京欧美同学会会长、成立晓庄学校、出访期间为中国抗战奔走呼号争取世界援助、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在他55年的短暂一生中,他的每一步烙印,都在为践行教育报国的初心鞠躬尽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哥大的校训是“借汝之光,得见光明”,而在哥大接受了教育思想的启蒙,并与中国社会实践深刻结合的陶行知,就像一束光,照进阴霾之下的中国大地,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万世师表,爱满天下。
我在大学毕业后,参与制作的第一部系列纪录片《一代名师》,首集便是陶行知,并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之后,正是在陶行知、陈鹤琴、蒋梦麟、郭秉文等前辈求学哥大、圆梦中华的精神激励之下,我又选择了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哥大留学。很多人都曾在人生的关键时期被一个故事、一个人、一束光激励着,鼓舞着,而陶行知的留学报国精神与教育救国实践,便是这样一束不灭的火炬,照亮了一代代留学生的梦想和前程。
平民精神 赤子之心
在我们筹办研讨会的过程中发现,陶行知的名字无人不晓,但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也是老一辈留学归国人员的杰出代表,也许是他“泥腿子办教育”的形象过于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淡忘了他的“海归”身份。
1927年,36岁的陶行知拥有一串闪闪发光的头衔:哥大毕业、师从杜威、孟禄、东南大学教务长、知名教授,当时大学教授三个月的工资可以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但是比起四合院,陶行知更愿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要让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而当时的中国四亿人,大约90%都是文盲和半文盲。他从东南大学辞职,在南京附近的贫困乡村成立了晓庄学校,“晓庄”即“破晓”,他决定,在这里为中国的乡村教育破晓。他布衣草鞋,与农民吃住在一起,三年时间建起十多所小学和幼儿园,将这里从文盲村变成中国教育界的中心。
他是出身寒门的少年,也是远赴重洋就读名校的青年,更是躬耕乡村学校的一代教育家。
“最中国”也是“最世界”
陶行知说,自己是“最中国”的留学生,而他又是“最世界”的。他与留学同窗一起,积极促成了杜威、孟禄来华长期访学交流;他打动并介绍了白求恩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和教育学院教授戴维·汉森在他2007年主编的《教育的伦理视野——实践中的教育哲学》一书中,介绍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思想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威、意大利的蒙台梭利,陶行知是唯一入选的中国教育思想家,这足以反映陶行知受到的高度认可,以及在国际学术界的巨大影响。
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开发计划署副署长、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徐浩良在研讨会致辞中表示:“110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行知精神的内涵与当代价值,意义深远。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国门求学,希望行知精神能继续鼓舞新一代留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扩大视野,融汇东西,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表达了他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也是我们当今应对多种挑战所应持有的行为准则。”跨越百年光阴,行知精神历久弥新。我想,每一名留学生心目中都应该有一位陶行知,告诉我们:无论走得再远,都不要忘了,我们从哪里出发;都不要忘了,眼里有世界,心中有中国。
专家观点集锦
留学报国:陶行知和今日海归拥有同一种底色
陆建非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顾问、上海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主任、《陶行知学刊》编委会主任
今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133周年,也是陶行知赴美留学110周年。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陶行知是一座丰碑,若要了解中国那时的教育,你绕不开他,若要了解教育如何才能救中国,你更绕不开他。他是近代史上“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代名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业绩是一笔宝贵的遗产,而他负笈海外不忘祖国,以坚定信念和刻苦攻读践行着留学报国之志,被称为“最中国的留学生”。
今天我们研讨“陶学”的另一个维度,即陶行知与欧美同学会的关系,就是如何继承和弘扬留学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学成报国”。陶行知先生与当今海归群体在精神内核和时代使命上有着深层次的联系。首先,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留学人员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其历史渊源,彰显时代特征。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古就蕴含着深厚的民本思想和悲忧的家国情怀。第三,留学人员血脉中不可磨灭的家国情怀在历史关键时刻必然转变为维护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的重要精神力量。第四,开展民间外交,促进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中外交流合作成为欧美同学会代代相承的优势传统。
正是欧美同学会这样一个特殊的组织以及这个组织所链接的特定时空,使得各个年代的万千海归学子从四面八方聚集于它的旗帜之下。无论来自何方,师出何门;不管留学何国,毕业何时,欧美同学会的学长们和陶行知等前辈先哲一样,爱国是唯一的本色,报国是崇高的使命。究其原因,只因我们都是从中国大地出发的,永远跳动着一颗炙热通透的中国心!
陶行知的时代遗产
周洪宇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最具原创力、真正形成教育学说体系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家。110年前,怀揣满腔的报国热情,陶行知从上海宝山吴淞口码头启程,踏上负笈海外的征程。回国后,他于1919年创办了南京欧美同学会,并担任首任会长。他积极投身于新教育改革、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及幼稚园教育等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陶行知留给20世纪的时代遗产主要体现在事业、思想、人格和精神四方面。其中,在思想上,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及相关教育主张。
由于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适应了中国和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因而对今天乃至未来中国和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仍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与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具体来说,陶行知的教育立国观为当代教育强国观提供了历史资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论为当代教育提供了一种大教育观、陶行知“培养真善美的活人”论为当代教育提供了一种全面教育观、陶行知“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论为当代教育提供了一种生活课程观、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和“小先生制”为当代教育提供了实践教学观、陶行知的创造教育论是当代创造教育的源头、陶行知的“终生教育观”是当代终身教育论的先驱、陶行知的“政富教合一”论是当代教育整体观的渊源。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达到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教育界和教育思想界的高峰,是中国“五四”一代教育家留给我们后代的宝贵思想遗产,也是中国与世界教育思想宝库中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研究、发掘与运用。
从哥伦比亚大学到中国:陶行知与他的精神传承
程贺南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研究员、教育政策与社会分析系客座教授
陶行知先生在哥伦比亚大学为期两年的深造,为他的人生轨迹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在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中,他得以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深受其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此外,陶行知先生还积极选修了中美教育文化交流的杰出推动者孟禄教授的教育史课程,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智慧与学术滋养。
陶行知先生秉持着让世界更广泛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并为中国服务的宏愿,借助哥伦比亚大学这一国际舞台,不遗余力地向全球展示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变迁。1924年,陶行知先生应邀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国际研究所出版的《国际教育年鉴》的首刊中发表了关于中国教育当时现状的系统全面的报告,不仅彰显了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更在全球范围内激发了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与探讨。
“两泽相丽,互为滋益。”我们应当以陶行知先生为典范,广泛学习并吸收各类文化的精髓与深厚的传统底蕴,以此激发思想的光芒。时至今日,陶行知先生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所赋予我们的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犹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这份使命感,是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事业薪火、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深知,唯有坚守初心,方能稳健前行;唯有铭记使命,才能勇往直前。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传承与发展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精神财富。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留学报国精神的时代意义
张 治
宝山区教育局局长、教育学博士、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
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强调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应与生活、社会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教育理念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德大爱也成为激励教师的教育家精神坐标。
陶行知先生的留学报国精神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深厚热爱和强烈责任感。他年轻时就发宏愿: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他在海外求学,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却毅然回国,致力于改变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这种精神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
陶行知留学报国的伟大精神对当下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它激励着我们要心怀家国,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对于今天的留学生而言,更应铭记这份精神,在海外努力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不忘祖国的需要,学成归来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要时刻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留学报国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依然熠熠生辉,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陶行知留学报国精神的启示
陶 侃
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副馆长、《陶行知学刊》主编、陶行知曾孙
曾祖父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一是爱国和亲民,二是求真和奉廉,三是勇敢和创造,四是民主和联合。面对未知事物,他始终进两步退一步,在批判中不断前进。
曾祖父作为国民外交使节出访28个国家和地区时,曾作一首诗《问自己》:花费许多人的血汗钱说是要看看世界,我不问你别的,只问你有什么带回来,带来给中国的小孩。花费许多人的血汗钱,我不问你别的,只问你有什么带去,带去给世界的大众,带去给世界的小孩。曾祖父做任何事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将自己所学所感所悟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他始终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个人的得失,而是站在民族和世界的角度来思考,思考自己能给国人带来什么,能给世界带去什么,这点我认为就是最好的精神。
曾祖父不仅属于中国,更是属于世界。报国,我个人认为,从他的事迹给我的启示,一是积累,积累经验和人脉;二是调研,了解服务地区的实情和对象的需求;三是探索,将自己的所学无保留地在自己热爱的土地和领域中实践;四是心态,遇到问题要积极,要有“我能,我行”的积极心态;五是评价,把自己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提炼出成功或未果的原因;六是智慧,要看清方向,顺势而为,行中有道。同时,要有大视野、大胸襟、大格局、大智慧,要眼到手到心到,要低调内敛,实事求是。
何文秋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江苏省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理事
一、陶行知先生的爱国信念,矢志不渝
1906年,青少年时期,他在就读的歙县崇一学堂的墙壁上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
1914年,在金陵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道:“人民贫,非教育莫以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以智之。”
1916年,在给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罗素院长的信《我的学历及终生志愿》中,写道:“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余矢志以教育管理为终生事业。”
1917年8月,陶行知在离美回国轮船上和同学们畅谈志愿说:“我的志愿,是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
二、陶行知先生的报国信念,矢志不渝
1923年,他致信妹妹陶文渼:“我们生在此时,有一定的使命。这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
1936年7月,陶行知以国民外交使节身份,肩负重要使命,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
1937年7月30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西班牙人民之友欢迎白求恩大夫的晚宴上,陶行知与白求恩相识,向他介绍了中国的抗战情况,尤其是缺医少药的艰难。
1937年10月22日,在芝加哥,再次会晤白求恩。
1937年10月25日,三度访问白求恩。
陶行知先生的赤诚之心,让白求恩深受感动,促使这位加拿大国籍的优秀外科大夫,放弃优渥待遇,来到缺医少药的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三、陶行知先生的救国信念,矢志不渝
1937年,他得知休斯顿的大量废铁将会运往日本制造枪炮,遂发起组织中华经济研究会,研究美国对日本的运输以及各国如何援助中国抗战。
1937年12月,鉴于研究数据和在美国的所见所闻,陶行知先生访问美国教育家杜威,商请撰写《杜威宣言》,号召各国人民共同抵制日货,支持中国抗战。
12月6日,经杜威同意,分别发给爱因斯坦、罗曼罗兰、罗素和甘地,征求他们联名发表。
12月13日,杜威、爱因斯坦、罗素和罗曼罗兰联名发表《我们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度》(亦称《杜威宣言》)。
1936年,陶行知先生在伦敦题诗,寄托对祖国的深切思念和期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爱民族、爱祖国、爱人民。他是留学报国的典范。